為什么有些網紅品牌,在商場里慢慢消失了?
www.hbnxfm.com|時間:2022-06-10 04:43|責任編輯:肥義|來源: 互聯網
問題:為什么一些網絡名人品牌慢慢消失在商場里?
作者:陳辰仲量聯行華北研究部高級經理
過去五年,國內對新消費領域的投資總體保持增長趨勢。但從2020年開始,疫情驅動的網絡消費和新興消費需求持續涌現,新型消費投融資市場迎來反彈,2021年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長111%。2022年全年,我們預計新消費的投融資會有所放緩,但仍會高于往年的平均水平。
新的消費投資軌道發生了哪些變化?
雖然新消費領域有廣泛的投資賽道,但餐飲、食品、酒始終是投融資的主力。2021年,這三種業態的投融資占比接近50%。與此同時,素描類別迅速轉換,新的曲目不斷涌現。
對比最近三年消費領域主要業態的融資占比,我們發現以下趨勢。
首先,吃喝領域還是剛需。
餐飲、食品和酒飲料行業一直是消費領域的投融資主體。2021年,這三種業態的融資幾乎占了半壁江山。其中,酒類的投融資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倒數第一,到2022年一季度的第一;餐飲業投融資占比連續兩年增長6個百分點以上。餐飲賽道品種更多,面條、中式糕點、鹵味等子賽道都加入了資本。比如禾福撈面、陳相貴蘭州牛肉面、Momo點心局等品牌相繼融資,在各個購物中心大規模開店。
其次,賽道變了,我們繼續尋找細分需求。
葡萄酒行業“茶-咖啡-酒”的混戰已經持續多年。挖掘消費者的細分需求,開辟新的場景或功能,是品牌突圍的主要方式之一。比如以Helens Bistro為代表的微醺賽道,以M Stand、Manner為代表的精品咖啡,以及以紀寧、馮春為代表的檸檬茶、養生茶等更細分的品類,近年來備受資本關注。
美容保健是資本關注的第二大零售業態。雖然受限于同質化嚴重、模式單一,該賽道融資量有所下降,但其細分賽道的制勝趨勢正在從美妝品類向個人護理品類轉變。消費者對健康和養生的關注,推動了健康護膚、口腔護理等子賽道的資本熱潮。
近年來,潮玩、劇本殺等賽車賽道符合Z世代消費者的喜好,獲得資本關注;智能家居已經成為家居電路新的競爭熱點,尤其是清潔智能家電增長迅速。另外,疫情以來,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人們開始追求高性價比的商品。折扣超市迎來旺季,2022年起零售連鎖投入比例上升,增幅近3個百分點。
謹防網絡名人品牌的“曇花一現”。
疫情的結果是,網絡消費激增,各種平臺和渠道創造了大量的網絡名人品牌。但在線上流量見頂后,這些年輕品牌開始考慮通過線下渠道有效分流粉絲和消費者。
比如當紅香氛品牌冠夏,在網上積累了一定的人氣,輸出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后,于2020年12月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區開設了首家主題店。開業第一個月,門店平均排隊時間為半小時。網絡名人的品牌線下門店擴張往往能獲得較高的關注度,有效提升購物中心的客流和人氣。
但也有一些網絡名人品牌,在最初的熱鬧過后,最終消失在商場里。我們認為,線上名人品牌線下擴張遇到瓶頸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是政策經濟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擾動。
以教育行業為例。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商場的教育輔導品牌由于經營限制,大面積關店退租。投資人對K12教育品牌的融資熱情一落千丈,繼而轉向優質教育品牌。更多的編程、音樂、美術、體育等兒童教育商店開始出現在商場里。同時,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也在推動老品牌的轉型和新品牌的崛起。
第二,品類和品牌本身的加速迭代。
消費領域的不確定因素正在加速細分品類和品牌的升級。以餐飲行業為例,資本驅動的新店占比始終保持穩定,但細分品類卻在不斷變化:在北京市場,2020年是咖啡和茶的擴張元年,該品類的開店數量占餐飲品類的22%。其中,Tim Hortons、Peets Coffee等眾多咖啡品牌將于2020年下半年在北京開設首家門店,并迅速擴張。但2021年底,咖啡和茶的投資越來越涼,規模增長逐漸放緩。資本轉向中式烘焙、甜品和連鎖休閑餐。
2021年,烘焙品牌在餐飲門店的占比比2020年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自2021年10月Momo點心局在北京開設第一家門店以來,已經在北京布局了7家門店。
第三,擴張模式的不同。
如何把握好速度與風險控制的平衡,是初創品牌克服擴張瓶頸的關鍵。加盟模式或許有助于品牌在擴張初期快速攻城略地,尤其是在餐飲行業,但加盟店的運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一直為業主所擔憂。
以國內領先的零售品牌為例,其門店擴張模式在初期主要是通過向加盟店發放貸款。但自2021年上半年開始,公司停止提供貸款,加盟店在經營壓力加大、資金趨緊的情況下快速收縮,影響了實體業務的穩定性。此外,部分品牌采取了創新的擴張模式,如通過合伙人模式向加盟商輸出門店管理和運營經驗,取得了較好的管控效果。
第四,在資本驅動下,同質化競爭導致短期店鋪聚集。
當某個子賽道在短時間內被大量資本熱炒,同質化競爭、店鋪風格雷同、品牌形象模糊等現象不可避免地出現,這也打破了零售生態的健康平衡。
據仲量聯行統計,2020年,資本驅動的品牌將占北京零售樓市新增美妝門店的42%。以某美容店品牌為例。該品牌在2020年末開設第一家門店后,一度在北京擴張至近十家門店。然而,2021年下半年,資本開設的品牌店在新開美妝店中的比例下降至25%,美妝集合店也出現關店、出租的情況。目前該品牌在北京只有三家門店。
所以拋開資本的光環,沉下心來研究產品和內容,打造獨特的消費場景和體驗,構建渠道和客戶矩陣,或者打破同質化競爭的正解。
最新
精選
-
2022汽車下鄉補貼價格表
很多人關注2022汽車下鄉補貼,這是新政策。如果你有...
-
平價雪糕難覓?熱銷款10個賣
在炎熱的夏天吃冰淇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最近有不少消...
-
協鑫電港一包多車未來3年覆蓋
6月8日,GCL能科正式發布GCLTeleport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