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系公司前期對部分客戶單獨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款項于報告期部分收回而轉回所致
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的具體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的損益項目的具體情況。將《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中列舉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界定為經常性損益項目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不存在將《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中列舉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界定為經常性損益的項目的情形。
第三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的行業情況
公司需遵守《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3號——行業信息披露》中汽車制造相關業的披露要求
觸控顯示業務
1,觸控顯示行業基本情況
觸控顯示行業是在顯示屏融合觸摸屏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傳感器技術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按工作原理劃分,觸摸屏可分為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和表面聲波式等類型,其中又以電容式觸摸屏應用最為廣泛電容式觸摸屏通過控制芯片偵測屏體內電容值的變化計算觸控位置,支持多點觸控伴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電容式觸摸屏已經成為觸控行業重點發展的領域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表《觸控屏產業發展白皮書》分析,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車載移動終端及商業化信息查詢系統等智能終端產品的普及推廣,全球觸摸屏產品和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產業規模不斷提升從產業結構來看,國際國內觸摸屏產業整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深入開展,中國產業鏈構成日趨完善,國內的競爭優勢逐步擴大在原材料環節,我國企業在液晶玻璃基板,ITO 導電玻璃,偏光片,彩色濾光片等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在觸摸屏生產環節,我國產量占全球50%以上,伴隨著國內企業的不斷投資,未來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觸摸屏行業屬于觸控顯示行業的中游環節,是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上下游產業鏈長,產業鏈價值顯著,對信息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都具有重要意義
2,觸控顯示應用領域及市場規模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觸控屏成為人機交互界面的主要交互方式觸控產品已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智能車載終端,智能家居設備,工業控制及其自動化,便攜醫療等領域均開始應用觸控產品其中,在智能車載終端上,伴伴隨著汽車產業鏈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人性化操作及互動式體驗需求的不斷增強,流暢的顯示及靈敏的觸控產品在行車電腦,車載娛樂,導航系統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汽車電子成為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之后的第三大觸控顯示終端應用產品市場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車載顯示市場規模為82億美元,2020年增加至136億美元,并預計2022年將增至177億美元,市場空間巨大
3,觸控顯示行業發展情況
2021年觸控顯示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球消費者對于線上遠程辦公,居家娛樂,健康監測等相關智能硬件設備的需求顯著提升,推動了智能無線耳機,平板電腦,VR虛擬現實,智能可穿戴,家用游戲機,運動器材等智能硬件市場的顯著成長,新能源汽車以及由此衍生的智能座艙領域的蓬勃發展,帶來了車載觸控領域的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為整個觸控顯示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態勢。
4,行業地位
公司觸控顯示業務主要為觸摸屏及觸控顯示一體化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致力于將全球領域領先廠商作為重點開拓客戶,現已成為京東方,富士康,廣達電腦,仁寶工業,華勤通訊,GIS等行業內知名企業的供應商,產品最終應用于國際知名品牌電子產品,如亞馬遜,聯想平板,宏基筆記本等,產品定位較為高端公司憑借長期的技術工藝水平,品質,交付能力保障,與行業內知名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在客戶中擁有良好的信譽
5,政策法規的影響
2021年,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觸控顯示產業是國家長期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在國家信息產業部發布的《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中,將液晶顯示技術列入未來十五年重點發展的十五個技術領域之一,在產業政策上得到了國家及地方政府的鼓勵和大力支持。
動力傳動業務
1,全球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基本情況及競爭格局
美國,德國,日本等是全球汽車生產大國,也是汽車零部件主要的整車配套市場和售后服務市場,整車配套市場約占零部件市場總額的2/3,但伴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消費者對個性化的追求,售后服務市場的重要性將逐步增加中國汽車產業起步晚,自主零部件企業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的技術積累較薄弱,與外資差距較大因此,傳統燃油車時代,主流汽車零部件企業集中于歐美和日韓據Automotive News發布的歷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2016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商僅2家入圍,2017—2020年從5家增至7家,2021年提升至9家,但仍然較少,國內企業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新能源汽車融匯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推動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帶動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交通體系和城市運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對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最近幾年來,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這一歷史性變革使得新能源汽車在傳統汽車為主的市場中,開始了彎道超車的進程根據德勤統計,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08萬輛,至2025年將增長為2,142萬輛,預計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7%
2,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發展情況
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是從80年代開始,在六五,七五,八五三個五年規劃時期開始逐漸發展并不斷完善的在國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不再僅為個別整車廠配套,而是擁有相對獨立的行業體系和市場份額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繼續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產生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并在國內外市場都取得了一定份額
通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已經基本覆蓋了絕大部分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通過創新努力,在動力總成及附件系統,電子電氣和燈具系統,懸架和行駛系統,傳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車身及附件,通用件等主要零部件方面都涌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企業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及汽車配套領域已形成由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外資三大主體構成的競爭格局
3,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市場規模
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經歷了初級國產化,基礎零部件國產化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目前處于核心零部件和系統集成國產化的過程中伴伴隨著汽車產銷量的增長,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正逐步從成本優勢為核心轉向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創新等高質量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關鍵零部件實現國產替代,并走向海外市場汽車市場進入存量博弈階段,正朝著新能源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中國零部件制造企業有望憑借成本優勢,先進制造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同步研發能力獲得長期合作機會
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在國產替代需求驅動下保持良好的市場規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37萬億元,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3.63萬億元,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79%,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達4.07萬億元,同比增長12.00%,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21年,國內汽車行業產銷分別為2,608.2萬輛,2,627.5萬輛,同比增長3.4%和3.8%,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滑趨勢,整體行業呈逐漸復蘇的態勢。其中,乘用車產銷2,140.8萬輛,2,148.2萬輛,同比增長7.1% 和
6.5% ,商用車產銷467.4萬輛,479.3萬輛,同比下降10.7%和6.6%,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為最大的亮點,全年銷量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5%,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3.4%,創歷史新高。
4,行業地位
產,法雷奧等國際知名客戶供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客戶基礎良好。
5,政策法規的影響
2020年,國務院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共公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的發展前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高精密零件深度綁定,在政策端為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撐力2021年,國務院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受市場與政策的帶動和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高漲,未來發展潛力較大
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需遵守《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3號——行業信息披露》中汽車制造相關業的披露要求
報告期內,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為觸控顯示業務和動力傳動業務兩大業務板塊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
觸控顯示業務
觸控顯示業務主要為觸摸屏及觸控顯示一體化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電容觸摸屏,觸控顯示模組,蓋板玻璃,車載觸摸屏等,產品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工控終端,汽車電子,物聯網智能設備等信息終端領域公司致力于將全球領域領先廠商作為重點開拓客戶,現已成為亞馬遜,群創電腦,京東方,廣達電腦,仁寶工業,華勤通訊,富士康,GIS,華陽電子等行業內知名企業的供應商,產品最終應用于國際知名品牌電子產品,如亞馬遜,聯想平板,宏基筆記本,微軟平板/筆記本,吉利汽車等,產品定位較為高端
觸控顯示業務的主要經營模式為按照客戶產品材料,尺寸,性能,生產工藝,參數等要求,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生產具有較強的定制化,批量化的特點,以客戶訂單為基礎,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產品開發評審,產品設計,品質確認,樣品
制作,樣品和產品方案經過客戶確認后,形成最終產品方案并投入試產,并根據訂單需求量,結合自身產能,原材料情況制定生產計劃進行量產通過與終端客戶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實現業務的持續發展在銷售模式上,通過客戶對研發,品質,生產各項體系的嚴格,復雜的認證,并通過打樣,試產,檢驗等程序,各項指標,條件達標后,進入客戶供應商體系,與客戶簽訂供應協議,經過磋商達成一致后接收客戶訂單,在采購模式方面采取以產定購的采購模式,通過考核和評估供應商的產品產量,質量,交貨能力,交期,價格及服務等,向終端供應商進行詢價比價等,綜合考評合格原材料供應商,并將原材料采購過程與產品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結合,以達到降低庫存,控制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的效果
報告期,公司緊抓觸控顯示產業發展契機,持續以全球領先的電子產品ODM/OEM廠商作為重點服務對象,憑借先進的技術水平,規?;纳a能力,可靠的產品品質,優秀的管理能力,與核心客戶保持持續良好合作伙伴關系,確保公司觸控顯示業務的穩健發展,圍繞公司車載觸控發展戰略,子公司充分利用母公司的資源聯動優勢,大力拓展車載觸摸屏業務,拓展新客戶和新品類,公司以市場需求為驅動力,子公司重慶臺冠緊抓投資項目落地,快速形成規?;a能力,新增產線提升了產能產量,有效滿足客戶需求,顯示模組,觸控模組等業務進一步增量,從而推動公司觸控顯示業務實現大幅增長,充分發揮公司在中大尺寸觸控顯示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優質客戶資源優勢,子公司重慶臺冠與臺冠科技形成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共享技術,經驗和下游客戶資源,優勢互補,形成以蓋板玻璃,觸控屏,顯示模組及觸控顯示一體化模組的全產品生產模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能力大大提升,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動力傳動業務
產,法雷奧西門子等多家知名企業動力傳動部件供應商,公司致力于為客戶與戰略合作伙伴提供優質產品和應用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公司產品主要為針對廠商特定車型,機械產品研發,制造配套供應的非標產品,經營模式為以銷定產,采取訂單式生產采購的經營模式,產品銷售以直銷模式為主公司與客戶首先簽訂采購主合同,作為框架協議明確公司作為供應商加入客戶的供應體系,再通過價格協議明確零部件供應的價格,規格和交貨期等信息,每月末,客戶以電子郵件,傳真或在其ERP系統中公示等方式提出下月需求計劃,公司根據客戶的具體訂單情況安排采購及生產計劃由于公司和客戶合作緊密,公司可以根據主機廠新產品,新項目要求進行同步的技術和產品開發,快速響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促進了公司技術實力,制造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報告期,公司作為汽車動力傳動部件配套供應商,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市場復蘇機遇,積極應對產業升級,技術變革,圍繞動力傳動業務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高技術領先優勢,持續推進產品向高精密類轉型升級,除持續鞏固現有動力傳動總成及零部件市場外,積極開拓汽車發動機平衡軸總成及零部件,商用車齒軸零部件,新能源減速器及新能源系統零部件等市場,擴大市場規模,主營業務和經營業績較去年大幅增長,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報告期,公司重構了營銷體系,動力傳動事業部下設銷售中心,同時子公司在上海設立分公司,貼近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市場,全面推進公司營銷發展戰略,細化銷售片區,落實項目責任人,提升了對客戶的服務能力,服務質量和響應速度,切實推進大客戶服務戰略最近幾年來,公司在四個三客戶戰略的指引下,客戶由服務國內自主品牌為主,逐漸轉型為與國內一線自主品牌,獨資,合資等代表產品發展方向性和引領性的客戶合作,提升了公司可持續發展和市場綜合競爭力
□ 適用 √ 不適用
報告期內汽車零部件生產經營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開展汽車金融業務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開展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
□ 適用 √ 不適用
新能源汽車補貼收入情況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3號——行業信息披露》中汽車制造相關業的披露要求
觸控顯示業務
1,技術優勢
技術及工藝控制方面,公司已掌握中大尺寸觸摸屏的加工技術,行業領先的GF工藝和觸摸屏與液晶顯示模組全貼合的工藝,契合觸摸屏行業向中大尺寸,輕薄化,觸控顯示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具備滿足下游客戶的定制化需求的綜合能力公司在產業鏈方面垂直整合,具有顯示屏和觸摸屏全貼合一站式服務能力公司已在觸摸屏及觸控顯示領域配備了具有豐富經驗的研發設計團隊,專業技術人員具有多年觸摸屏行業的研發經驗,能夠把握行業技術走勢,積極開展研發并儲備新技術,完善產品線,為市場提供更全面,更先進的技術和服務截至期末,公司累計取得觸控顯示類有效授權專利53項,軟件著作權12項
2,產品制造及質量優勢
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較高,在生產技術,產品品質,成本控制,售后服務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贏得良好用戶口碑,公司擁有專業的品質管理團隊,較強的檢測技術和質量控制體系,以及完善的供應鏈管理和原材料采購體系,并且引入了創新性的各項工藝標準,使得產品質量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公司已通過IS09001:2015質量體系,ISO14001:2015環境體系認證,并已導入IATF16949:2016汽車產品質量認證體系2021年公司子公司重慶臺冠被重慶市經信委認定為重慶市級觸控顯示屏生產數字化車間
3,優質客戶優勢
公司將全球領域領先廠商作為重點開拓客戶和服務對象,憑借優秀技術工藝水平,生產能力,產品品質,管理能力,售后服務及交付能力等通過了嚴格的供應商認證考核,進入消費類電子產品,車載電子與工控終端,物聯網智能設備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合格供應商名錄,公司現已成為亞馬遜,京東方,富士康,群創電子,華陽電子,廣達電腦,仁寶工業,華勤通訊,GIS等一批行業內知名企業的供應商,其產品最終應用于國際知名品牌電子產品,如亞馬遜,聯想平板,宏基筆記本,微軟平板等,產品定位較為高端知名客戶群體和良好口碑的積累為公司在未來開拓市場,獲取訂單方面贏得競爭優勢
4,區位協調優勢
公司子公司臺冠科技地處廣東省深圳市,就產業集群而言,廣東珠三角地區是中國最大的電子產品及配件生產基地,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子公司重慶臺冠位于西南腹地,是中國電子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通過兩大產業集群的協調發展,充分調動行業資源,形成上下游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公司注重與生產質量優良的外協合作企業建立長期穩定關系,通過供應鏈的整合和緊密的技術,質量協同管理機制,與外協方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充分利用了珠三角地區與長江經濟帶的產業集群效應,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因此產業集群效應可有力凸現公司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的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
動力傳動業務
1,技術和人才優勢
公司始終堅持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之路,不斷提升行業技術領先優勢公司在主導產品變速器總成及齒輪軸等零部件,汽車發動機平衡軸總成及齒輪軸零部件,新能源減速器總成及新能源傳動系統零部件等系列高新技術產品上具有較強的創新設計,配套開發及規?;圃炷芰?,產品性能達國內先進水平,部分產品替代進口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牽頭單位,公司多款產品獲得重慶市重點新產品,重慶市名牌產品,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等稱號,2021年公司子公司藍黛變速器被重慶市經信委認定為重慶市級智能工廠,公司參與研發的復雜修形齒輪精密數控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公司技術中心試驗室試驗設備目前能夠滿足MT,AT,新能源減速器總成項目的相關試驗,測試設備能夠完成整車GSA及NVH測試與分析需要,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產品技術設計研發及試驗驗證能力報告期,公司與國內外中高端客戶開展新產品技術攻關和工藝改進,特別在汽車發動機平衡軸總成,新能源減速器總成及新能源傳動系統零部件開發方面成效顯著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的動力傳動類有效授權專利143項,軟件著作權3項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加強與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及國際知名專業機構等緊密合作,積極借助外部研究機構的力量,形成了以公司和整車廠為主體,科研院校和國際知名專業機構為協作平臺的產學研一體化的運作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公司歷來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和穩定,通過不斷引進核心技術,質量,營銷,管理等高端人才,不斷優化公司管理團隊,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水平,通過不斷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激發管理團隊活力,提升管理團隊凝聚力,促進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為公司持續穩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客戶優勢
公司致力于汽車動力傳動領域多年,經過長期的積累和不斷的市場拓展,公司擁有優質的國內外客戶群體,在進入國內外客戶配套體系后,長期為優質國內外客戶提供配套服務,并以客戶需求為驅動力,在產品質量和交貨速度方面滿足客戶的嚴格要求,公司事業部下設銷售中心,全面推進公司營銷發展戰略,切實推進大客戶服務戰略,公司已經與國內外多家整車廠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為國內外多家車企的核心供應商,并多次被客戶評為優秀供應商,先進供應商,優秀開發合作供應商,最佳合作伙伴等,公司在四個三客戶戰略的指引下不斷完善客戶群布局,客戶服務逐漸轉型為與國內一線自主品牌,獨資,合資等代表產品發展方向性和引領性的客戶合作,客戶的市場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國內國外市場齊頭并進的經營策略有助于公司規避國內宏觀經濟波動對汽車市場造成的影響,有助于公司業務的持續穩健發展最近幾年來,公司積極與上汽集團,一汽集團,豐田汽車,長城汽車,北汽福田等中高端客戶建立業務合作,為公司拓展市場,獲取訂單方面贏得競爭優勢,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積極的市場策略
產,法雷奧西門子,格雷博等優秀供應商積極的市場策略將為公司贏得更多的市場機遇,為公司持續,穩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產品制造及質量優勢
公司多年來專注于汽車變速器總成及齒輪軸等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與制造,公司為多家主機廠配套供應變速器齒輪使公司積累了多種類型的變速器齒輪生產制造經驗,目前公司在產的汽車變速器齒輪達到700多種,最近幾年來通過不斷加大變速器
總成,新能源減速器總成,發動機平衡軸總成的研發力度,推進產品的轉型升級,擴產擴量,使公司發展成為行業內生產傳動產品的規模企業之一與單獨從事齒輪制造的企業相比較,公司變速器總成的設計,制造能力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變速器齒輪的生產制造要求,公司變速器齒輪生產制造能力的提高,又促進了變速器總成生產制造能力的提升同時公司在變速器齒輪熱處理變形控制,生產過程零件尺寸快速測量,變速器齒輪修形,多錐同步器在變速器生產中的應用等方面擁有顯著優勢,自主開發的多項工裝,夾具已經取得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核心技術和專利技術在制造過程中的良好運用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了公司產品的質量公司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了ISO9001,IATF16949,GJB9001B質量體系認證,在研發,制造,采購,營銷和售后等各個環節嚴格按照體系要求進行,使各環節的質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積極推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并持續工藝改進,技術創新,進行生產線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建設數字化車間,從而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5,區位及成本優勢
公司所在地重慶市地處東西結合部,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地區,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重慶市將汽車摩托車作為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并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配套扶持,重慶市工業基礎雄厚,是中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區域配套資源豐富,在保證公司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公司客戶相對穩定,集中,單一客戶成熟產品供貨量比較大,具有規模優勢,長期穩定的配套合作直銷模式也使公司銷售費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四,主營業務分析
1,概述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定恢復,持續發展的態勢,但經濟環境錯綜復雜,從整體市場來看,上游市場供需形勢對中下游產業產生持續性影響,芯片短缺,原材料漲價,商用車排放標準切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等因素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了階段性影響報告期,公司緊隨市場變化趨勢和產業發展方向,緊緊圍繞公司發展戰略及年度經營計劃,全面推進動力傳動業務和觸控顯示業務雙主業協同發展,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各業務板塊優勢觸控顯示業務,公司充分發揮在中大尺寸觸控屏領域的核心優勢,拓展POS機,跑步機等新業務領域,取得較好的經營效果,繼續深耕現有優質客戶,加強新項目的導入,保持各項業務持續健康發展動力傳動業務,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客戶結構和調整產品結構,積極布局燃油乘用車,商用車,新能源汽車三大板塊核心產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與國際國內一線品牌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有序推動公司新興應用場景的戰略升級發展兩大業務板塊雙輪驅動發力,助推公司2021年度經營業績同比實現了增長,提升了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盈利能力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3,949.00萬元,同比增長30.30%,利潤總額26,132.57萬元,同比增長1,135.7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004.96萬元,同比增長3,944.4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452.45萬元,同比增長515.19%
報告期內,公司重點經營業務情況如下:
觸控顯示業務
報告期,觸控顯示行業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行業景氣周期明顯。公司子公司臺冠科技,重慶臺冠按照產品應用分為四
大業務板塊:蓋板玻璃,車載,工控和消費類產品報告期,觸控顯示業務發展再創新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20,502.40萬元,較上年增長20.92% 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196.63萬元
1,蓋板玻璃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公司業績提供良好支撐。
公司蓋板玻璃類產品主要以消費類產品為主,該產品除滿足自身觸摸屏產品制造需求外,還為公司客戶提供產品,報告期出貨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且呈現供不應求的迅猛勢頭,未來公司將繼續擴展蓋板玻璃的產能,尤其是3D蓋板及大尺寸蓋板產品,增強公司的核心產品板塊優勢。
2,重點布局車載類產品,培養公司未來增長核心產品群。
車載類產品為報告期重點拓展業務品類目前越來越多的車載屏采用in—cell工藝,后續車載產品將以蓋板和顯示模組為主,公司通過上下游聯動,未來將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報告期,公司緊抓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座艙的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公司在中大尺寸觸控屏及觸控顯示模組的核心優勢,不斷拓展現有產品品類,重點發展車載觸摸屏系列產品,通過與華陽電子,重慶矢崎,德賽西威等國內知名車載屏供應企業深度合作,提升車載觸控業務,多項產品已成功應用于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終端產品上,2021年,車載類多項產品立項,量產達成率顯著提升,車載類產品成為公司業績增長較快的產品之一
3,以大尺寸產品發展為主,提升工控類產品市場空間。
工控類產品應用場景廣泛,公司該類產品起步于2020年,報告期業績增長顯著,其21寸以上的大尺寸產品未來成為公司發展的主力方向報告期,公司以廣達大尺寸項目為主,未來將繼續推進21.5inch—TP ,23.8inch—ZC等主力產品,擴展公司產品市場空間
4,加快新產品導入速度,減少消費類產品因產品切換帶來的銷售下滑影響。
消費類產品為公司觸控顯示業務主打產品,產品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信息終端領域,產品最終應用于國際知名品牌電子產品如亞馬遜,聯想平板等產品等報告期,由于終端客戶亞馬遜新舊項目交替,且新開發的業務和項目處于磨合階段,全年消費類產品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但由于蓋板類,車載類,工控類產品的業績增長,全年觸控顯示業務經營業績仍保持持續穩健增長態勢伴隨著客戶新項目導入量產,預計2022年消費類產品出貨量在觸控顯示領域仍將保持優勢
5,子公司重慶臺冠垂直整合,協同效應顯著,對公司業績貢獻明顯。
報告期,子公司重慶臺冠觸控顯示一體化模組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大部分項目已完成基本建設并實現量產,該項目擁有先進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可以更好的配套國內外高端一線品牌客戶的生產需求報告期產線產能量產效果達到預期,產品良率處于業內領先水平,顯示模組,觸控模組等產品開始實現批量化供貨,規模效應逐步凸顯,2021年度重慶臺冠銷售收入實現大幅度增長,實現凈利潤不僅首年扭虧為盈,且報告期創造了凈利潤達6,342.02萬元的良好業績,對公司的經營業績貢獻顯著未來公司觸控顯示業務領域繼續依托公司在各個領域的業務資源,通過進一步整合,打造產業鏈的垂直整合供應能力,提升協同效應,形成以蓋板玻璃,觸控屏,顯示模組及觸控顯示一體化模組的全產品生產模式的市場競爭優勢將更加明顯,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動力傳動業務
報告期,汽車行業總體復蘇明顯,產銷量結束了連續三年的下滑趨勢,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表現尤為明顯,2021年銷量突破350萬輛,創歷史新高公司制定了清晰的產品發展戰略路線,各項業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完成新產品研發立項多項,新品銷售占比大幅提升報告期,伴隨著公司客戶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轉型升級落地,高附加值新品占比提升,動力傳動業務經營業績同比增幅明顯報告期,動力傳動業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3,446.60萬元,較上年增長59.4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利潤為2,085.52萬元,凈利潤實現了扭虧為盈
1,平衡軸總成產銷實現大幅度增長,大單品隱形龍頭成效顯著。
發動機平衡軸總成及零部件產品是公司今年重點推廣并取得了良好市場效果的產品,發動機平衡軸總成全年銷售突破50萬臺公司以打造大單品,隱形龍頭為核心產品理念,充分利用現有產品,技術優勢,迅速形成規模效應,目前已基本實現國內一流自主品牌例如一汽,長城,吉利,廣汽等品牌的全覆蓋,實現了產銷量的大幅度增長,未來將進一步開展對合資品牌,外資品牌的拓展
2,打造新能源生產中心,全面推進新能源產品發展。
產,吉利威睿,比亞迪,法雷奧,格雷博,金康汽車,匯川技術,臥龍電機以及知名國際客戶等,報告期公司與法雷奧西門子,金康新能源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公司為上汽開發的DHT齒輪軸進行樣件試制,公司與國內新勢力蔚來的合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上述客戶產品分別進入樣件,試產,小批或量產階段,最終用戶包括吉利,上汽,比亞迪,蔚來,小鵬,金康汽車等整車廠依托公司不斷完善的客戶產品布局,公司將進一步加快推動汽車新能源傳動系統零部件業務的拓展,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不斷提升技術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為公司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零部件領域業務提供穩固的基石為滿足汽車新能源客戶量產項目和新項目的訂單生產需求,公司正快速加大對新能源生產中心建設投資,加大汽車新能源領域產能擴建,以確保對客戶及相關項目的快速響應,為公司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零部件領域奠定了好的發展基礎
3,積極推進6AT項目國際客戶應用,助力未來總成業務發展。
報告期,公司自動變速器6AT持續推進拓展國外客戶項目,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將為公司下一年度帶來預期訂單,實現自動變速器的突破。
4,重構營銷體系,切實推進大客戶服務戰略。
報告期,公司重構了營銷體系,動力傳動事業部下設銷售中心,同時子公司在上海設立分公司,貼近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市場,全面推進公司營銷發展戰略,細化銷售片區,落實項目責任人,有效提升了公司對客戶的服務能力,服務質量和響應速度,切實推進大客戶服務戰略最近幾年來,公司在四個三客戶戰略的指引下,客戶由服務國內自主品牌為主,逐漸轉型為與國內一線自主品牌,獨資,合資等代表產品發展方向性和引領性的客戶合作,提升了公司可持續發展和市場綜合競爭力
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滿足戰略發展需求
報告期內,為支撐戰略實施,吸引和留住專業管理,核心技術和業務人才,充分調動核心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司制定并推出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本次激勵對象授予人員主要包括公司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及業務人員,該計劃的實施有利于促進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公司建立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激勵機制
2,收入與成本
營業收入構成
單位:元
|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減 | 金額 | 占營業收入比重 | 金額 | 占營業收入比重 | 營業收入合計 | 3,139,490,003.39 | 100% | 2,409,453,894.91 | 100% | 30.30% | 分行業 | 電子元器件制造行業 | 2,133,864,729.09 | 67.97% | 1,777,528,838.19 | 73.77% | 20.05% | 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 | 803,557,309.41 | 25.59% | 502,887,753.11 | 20.87% | 59.79% | 其他業務 | 202,067,964.89 | 6.44% | 129,037,303.61 | 5.36% | 56.60% |
分產品 | 觸控顯示模組總成 | 981,925,720.39 | 31.28% | 826,453,881.47 | 34.30% | 18.81% | 觸控顯示零部件 | 1,141,499,819.92 | 36.36% | 938,880,155.85 | 38.97% | 21.58% | 動力傳動總成 | 382,032,076.01 | 12.17% | 230,208,653.50 | 9.55% | 65.95% | 動力傳動零部件 | 412,378,446.84 | 13.14% | 270,134,605.69 | 11.21% | 52.66% | 其他產品 | 19,585,975.34 | 0.62% | 14,739,294.79 | 0.61% | 32.88% | 其他業務 | 202,067,964.89 | 6.44% | 129,037,303.61 | 5.36% | 56.60% | 分地區 | 內銷 | 2,127,773,648.15 | 67.77% | 1,136,359,969.56 | 47.16% | 87.24% | 外銷 | 1,011,716,355.24 | 32.23% | 1,273,093,925.35 | 52.84% | —20.53% | 分銷售模式 | 直銷 | 3,139,490,003.39 | 100.00% | 2,409,453,894.91 | 100.00% | 30.30% |
占公司營業收入或營業利潤10%以上的行業,產品,地區,銷售模式的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單位:元
|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毛利率 | 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減 |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減 | 分行業 | 電子元器件制造行業 | 2,133,864,729.09 | 1,689,592,288.54 | 20.82% | 20.05% | 14.60% | 3.76% | 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 | 803,557,309.41 | 717,643,695.04 | 10.69% | 59.79% | 37.33% | 14.60% | 分產品 | 觸控顯示模組總成 | 981,925,720.39 | 787,624,047.02 | 19.79% | 18.81% | 8.39% | 7.71% | 觸控顯示零部件 | 1,141,499,819.92 | 894,409,162.33 | 21.65% | 21.58% | 21.06% | 0.34% | 動力傳動總成 | 382,032,076.01 | 333,171,190.71 | 12.79% | 65.95% | 42.09% | 14.64% | 動力傳動零部件 | 412,378,446.84 | 376,887,138.60 | 8.61% | 52.66% | 31.81% | 14.45% | 分地區 | 內銷 | 2,127,773,648.15 | 1,737,793,483.45 | 18.33% | 87.24% | 72.62% | 6.92% | 外銷 | 1,011,716,355.24 | 831,762,051.92 | 17.79% | —20.53% | —23.48% | 3.17% | 分銷售模式 |
變更口徑的理由
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為觸控顯示業務和動力傳動業務兩大業務板塊。伴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兩個板塊業務產品品類不斷增多,報告期,公司將兩個業務板塊產品分類進行整合調整,公司主營業務分產品中,將觸控顯示業務產品
分為觸控顯示模組總成,觸控顯示零部件,動力傳動業務產品分為動力傳動總成,動力傳動零部件,原觸控顯示業務產品蓋板玻璃,觸摸屏,顯示模組歸類為觸控顯示零部件,原傳動零部件,壓鑄產品等歸類為動力傳動零部件。報告期部分產品毛利率變動的主要原因:
①觸控顯示模組總成毛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報告期,伴隨著工控觸控屏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公司觸控顯示模組總成產品由中小尺寸的消費類產品向毛利相對較高的中大尺寸工控類產品拓展,且報告期經營業績增長顯著,公司拓展的車載類觸控總成新品項目技術要求較高,產品毛利相對較高,報告期,公司積極打造產業鏈的垂直整合供應能力,伴隨著子公司重慶臺冠項目部分建成,產線產能量產效果達到預期,其顯示模組,觸控模組等產品除外銷外向公司子公司臺冠科技供貨,降低了公司總成產品的采購成本,同時公司在報告期不斷提升產品良率和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綜上,使得公司觸控顯示模組總成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提高
②動力傳動總成和動力傳動零部件毛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報告期,伴隨著公司客戶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轉型升級落地,高附加值新品占比提升,公司動力傳動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59.47%,伴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拓展的毛利相對較高的新品在報告期實現了大幅度增長,公司固定成本攤簿,使得公司動力傳動業務毛利率均較上年同期增長。
公司實物銷售收入是否大于勞務收入
√ 是 □ 否
行業分類 | 項目 | 單位 |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減 | 動力傳動總成 | 銷售量 | 臺 | 649,719 | 257,452 | 152.37% | 生產量 | 臺 | 667,709 | 264,727 | 152.23% | 庫存量 | 臺 | 48,634 | 30,644 | 58.71% | 動力傳動零部件 | 銷售量 | 件 | 14,944,888 | 7,868,621 | 89.93% | 生產量 | 件 | 14,648,826 | 8,472,187 | 72.90% | 庫存量 | 件 | 3,465,022 | 3,761,084 | —7.87% | 觸控顯示模組總成 | 銷售量 | 件 | 4,233,150 | 2,540,894 | 66.60% | 生產量 | 件 | 4,277,949 | 2,983,939 | 43.37% | 庫存量 | 件 | 492,021 | 447,222 | 10.02% | 觸控顯示零部件 | 銷售量 | 件 | 33,774,913 | 23,936,118 | 41.10% | 生產量 | 件 | 34,867,199 | 25,566,033 | 36.38% | 庫存量 | 件 | 3,321,991 | 2,229,705 | 48.99% |
相關數據同比發生變動30%以上的原因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①報告期,公司動力傳動業務客戶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報告期內產品規模擴大,部分新品實現量產,使得動力傳動總成,動力傳動零部件產銷量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②報告期,受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需求增長等因素影響,觸控顯示市場需求旺盛,公司觸控顯示業務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子公司重慶臺冠增加產線后產線產能量產效果達到預期,規?;鸩酵癸@,報告期觸控顯示模組總成和觸控顯示零部件產銷量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公司已簽訂的重大銷售合同,重大采購合同截至本報告期的履行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營業成本構成
行業分類
單位:元
行業分類 | 項目 | 2021年 | 2020年 | 同比增減 | 金額 | 占營業成本比重 | 金額 | 占營業成本比重 | 動力傳動業務 | 直接材料 | 382,799,659.64 | 53.56% | 262,914,797.36 | 50.31% | 45.60% | 動力傳動業務 | 直接人工 | 53,452,757.86 | 7.48% | 43,065,243.05 | 8.24% | 24.12% | 動力傳動業務 | 燃料及動力 | 32,740,408.12 | 4.58% | 25,739,249.98 | 4.93% | 27.20% | 動力傳動業務 | 制造費用 | 245,682,299.33 | 34.38% | 190,847,085.74 | 36.52% | 28.73% | 觸控顯示業務 | 直接材料 | 1,289,220,389.78 | 76.21% | 1,151,992,846.02 | 78.14% | 11.91% | 觸控顯示業務 | 直接人工 | 165,482,292.58 | 9.78% | 143,768,180.05 | 9.75% | 15.10% | 觸控顯示業務 | 燃料及動力 | 41,511,847.13 | 2.45% | 35,510,906.38 | 2.41% | 16.90% | 觸控顯示業務 | 制造費用 | 195,489,515.68 | 11.56% | 143,044,159.80 | 9.70% | 36.66% |
說明無
報告期內合并范圍是否發生變動
□ 是 √ 否
公司報告期內業務,產品或服務發生重大變化或調整有關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主要銷售客戶和主要供應商情況
公司主要銷售客戶情況
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 | 1,634,939,059.60 | 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 | 52.08% | 前五名客戶銷售額中關聯方銷售額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 | 0.00% |
公司前5大客戶資料
序號 | 客戶名稱 | 銷售額 | 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 | 1 | 第一名 | 865,381,045.22 | 27.56% |
2 | 第二名 | 279,591,257.22 | 8.91% | 3 | 第三名 | 193,883,826.87 | 6.18% | 4 | 第四名 | 149,426,068.23 | 4.76% | 5 | 第五名 | 146,656,862.06 | 4.67% | 合計 | —— |
證券焦點
延伸閱讀
精品亚洲AV无码不卡,国产AV自拍,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
|